October 31, 2009

[Logo] 萬聖節


萬聖夜(Halloween)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北美、不列顛
群島、澳洲和紐西蘭。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榶果。漢語地區常將
萬聖夜俗稱為萬聖節。

萬聖夜英文稱之「Halloween」,為「All Hallow Eve」的縮寫,是指萬聖節(All Hallow's Day)
的前夜,類似於聖誕夜被稱為「Christmas Eve」。「Hallow」來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
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Allhallowmas」,意思是在紀
念所有的聖人(Hallow)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

萬聖夜通常與靈異的事物聯繫起來。歐洲傳統上認為萬聖節是鬼魂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
傳說與中國的盂蘭節類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阿諾卡(Anoka)號稱是「世界萬聖節之都」,每
年都舉行大型的巡遊慶祝。

[+/-] 繼續閱讀...

October 29, 2009

[Logp] 土耳其國慶日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幹
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
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
達尼爾海峽。土耳其的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國民有99%是穆斯林,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

現代土耳其人原為塞爾柱突厥人的一個分支,11世紀左右由中亞一帶遷入小亞細亞,1299年,
奧斯曼帝國建立,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東羅馬帝國,16世紀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
歐、亞、非三大洲,17世紀開始衰落。19世紀末,奧匈帝國積極向奧斯曼帝國擴張,加劇了奧
匈帝國與俄羅斯帝國在中東的爭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1918年戰敗
。根據《凡爾賽和約》,土耳其喪失了大片領土。1919年凱末爾發動民族解放戰爭,1923年10
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

[Logo] 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


《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法文:Astérix le Gaulois),又譯《高盧英雄傳》,是一套法國系
列漫畫,由勒內·戈西尼(編劇)和阿爾伯特·烏德佐(Albert Uderzo,漫畫家,1977年戈西尼
逝世後兼編劇)共同創作。這套漫畫在歐洲和南美非常知名,33本漫畫書和畫冊已經譯成100
多種語言和方言,但在中國、日本、美國等地知名度不大。

故事發生在公元前50年,高盧地區的全境都被羅馬佔領了……全境嗎?不!因為還有一個村莊
,那裡居住著頑強的高盧人,他們一直在抵抗侵略。村子周圍有四個羅馬軍營,Babaorum,
Aquarium, Laudanum和Petibonum,駐紮在那裡的士兵們日子可不好過……

事實上,這個村莊得以倖存是因為他們的祭司能製造一種神奇的藥水,喝了這種藥水的人力大
無窮。故事主要講述的就是阿斯泰利克斯和他的朋友奧貝利克斯(法語:Obélix。他小時候掉
進了藥水缸,因此不用喝藥水就擁有無窮的力量)依靠藥水、智慧和勇氣,完成一個個艱巨的
任務,挫敗凱撒的陰謀,保衛村莊的故事。歷險的過程中,阿斯泰利克斯和奧貝利克斯周遊高
盧各地,還經常與外族有接觸(維京人,埃及人,希臘人,比利時人等……)。

October 26, 2009

[Logo] 奧地利國慶節


西元996年,史書中第一次提及"奧地利"。12世紀中葉在巴本貝格王族統治時期形成公國,成為
獨立國家。1278年開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長達640年的統治。18世紀初,哈布斯堡王朝領土空前擴
大。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成立了以奧為首的德意志聯邦,1866年在普奧戰爭中失敗,聯邦解散。
1867年與匈牙利簽約,成立奧匈帝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解體,成立共和國。
1938年3月被希特勒德國吞併。二戰後被蘇、美、英、法四國佔領。 1945年4月成立第二共和
國。1955年5月,四個佔領國同奧簽訂《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宣佈尊重奧的主
權和獨立。10月佔領軍撤出,奧地利重新獲得獨立。10月26日,奧國民會議會通過永久中立法,
宣佈不參加任何軍事同盟,不允許在其領土上設立外國軍事基地。自1965年起,10月26 日被定
為奧國慶節。

October 22, 2009

[Logo] 梅蘭芳誕辰115週年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別
署綴玉軒主人, [1]祖籍江蘇泰州,清光緒二十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是中國近代傑出的
京昆旦行表演藝術家,舉世聞名的中國戲曲藝術大師。

梅蘭芳出生於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梅家老宅,祖父是京城著名青衣花旦演員梅巧玲。梅蘭芳
父母早亡,由當京劇琴師的伯父梅雨田撫養,八歲開始學戲,十歲(1904年)登台。1907年搭
葉春善「喜連成班」演出。1913年赴上海演出《穆柯寨》,轟動上海,一舉成名。1919年訪日,
1930年訪美。1932年遷居上海。1935年訪蘇。1938年遷香港。 1941年蓄鬚明志。1942年夏
,返回上海,杜門謝客。1945年10月,重新登台。1951年7月,遷回北京,定居護國寺街1號(
現梅蘭芳紀念館)。 1961年8月8日凌晨5時,在北京病逝。

[+/-] 繼續閱讀...

October 21, 2009

[Logo] 江戶川亂步誕辰115週年


江戶川亂步(本名平井太郎,1894年10月21日-1965年7月28日),生於日本三重縣名張町。
1923年在《新青年》上發表受到高度評價的處女作《二錢銅幣》,從此開始推理小說的創作(
原來的名稱為偵探小說,後來在江戶川亂步的倡導下改用現今的名稱)。其筆名取自現代推理小
說的開山鼻祖─美國小說家愛德華·艾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年-1849年)的日文發音。

江戶川亂步早在他創作生涯初期的20年代出,即把握了推理小說的本質,知曉推理小說是一種
從邏輯上解開謎團的理智文學,是日本推理小說領域的開拓者,開創了日本國內的先河,是日
本本格派的代表人物。

October 14, 2009

[Logo] 波蘭教師節


每年10月14日為波蘭的教師節。

[+/-] 繼續閱讀...

October 13, 2009

[Logo] 馬克斯·哈韋拉爾 發表150週年


Eduard Douwes Dekker 的十九世紀荷蘭社會主義作家,因本身於1838到1856年間在荷屬東印度
群島(現,印尼)的經歷與反省,以筆名 Multatuli 在 1860年發表了譴責荷蘭於印尼的殖民政策小說
〔 Max Havelaar 〕。這部小說不僅標誌了荷蘭文學的里程碑,更深刻影響了荷蘭的殖民政策。即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歐以〔恢復戰前勢力〕荷蘭得以重回印尼甚至鎮壓當地的獨
立運動,但終歸在1949年結束了在印尼的殖民統治。

[Logo] 加拿大感恩節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
。在美國,自1941年起,感恩節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並從這一天起將休假兩天。像
中國的春節一樣,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們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加拿大的感
恩節則起始於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

[+/-] 繼續閱讀...

October 10, 2009

[Logo] 朱塞佩·威爾第誕辰196週年


朱塞佩·佛特尼諾·弗朗西斯科·威爾第(義大利語: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 ,18
13年10月10日-1901年1月27日)出生於帕爾馬附近的勒朗科勒(Le Roncole),逝世於米
蘭,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威爾第從1824年開始學習音樂,他為焦阿基諾·羅西尼的歌劇《塞維利亞的理髮師》
(Il Barbiere di Siviglia)寫了序曲。然後他去米蘭,但那裡的音樂學院拒絕接受他,他並不
灰心,繼續自學。

他的處女作是《奧貝爾托》(Oberto),此後他又寫了《一日國王》(Un Giorno di Regno)
,這是他第一部喜劇,但不成功。1842年他創作了他的第一部不朽之作《拿布果》。

其後他的佳作屢出不疊。1872年他的另一部巨著《阿依達》(Aida)問世。對於這部歌劇的
創作目的,坊間有不少傳言。實際上這歌劇並不是為開羅總督歌劇院的開幕式,也不是為蘇
伊士運河開航而作的。

威爾第晚年主要修改他早年的作品。威爾第支持義大利當時的獨立運動,他的一些作品中有
暗示這個運動的情節。直到今天還有人建議將他為《拿布果》所作的合唱《飛吧,思想,乘
著金色的翅膀》(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作為義大利的國歌。

[Logo] 韓國諺文日


諺文日(한글날),又稱「韓文日」、「諺文日」、「朝鮮語字母日」或「韓國語字母日」,是
朝鮮民族紀念訓民正音發明的紀念日。南韓訂於10月9日,稱為韓字日(한글날,Hangullal);
北韓則訂於1月15日,稱為朝鮮字日(조선글날/朝鮮글날,Chosŭn'gŭllal)。

October 9, 2009

[隨寫] 火箭炸月球

世上唯一有上太空能力的國家只有三個,且這三個都是強權國家,分別是早期的蘇聯、美國與
近幾年才突飛猛進的中國,其中最為世人所討論的機構,就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最近
NASA又把腦筋動到了月球,想要證實月球上到底有沒有水源。

然而月球是否有水的迷思,今日就會揭開。NASA準備在當地時間清晨7時半,發射一枚火箭,
以音速7倍的高速撞向月球南極,以求撞出一個大洞,從揚起的數百噸碎石和微粒中查證月球
是否存有水和冰。有關測試再撞擊後一小時就有結果,如果月球真的有水,就將為人類在月球
興建太空基地賣出一大步。


[+/-] 繼續閱讀...

October 7, 2009

[Logo] Google 條碼


條碼是由美國人Joe Wood Land和Berny Silver在1949年發明的,專利的申請日期是1949年10
月20日,當時開發申請的專利是「Classif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分類器具與方法)。在
1962年10月7日,發明者申請的專利正式通過了。

1951年時,Joe Wood Land與Jordin Johanson進入IBM公司服務,並說服該公司發展這套系統
進行商業化。雖然,IBM最終還是完成了這個系統,但當時還沒有能夠完全處理這套資訊的機
器,要等未來才有。

1952年專利正式通過不久後,Philco公司買下了這個專利, 並在同一年賣給著名的RCA公司。

條碼更有條理地全面地走入人類社會,是在標準產 品碼UPC (Universal Product Code)完成以
後,這是由UCC在1973年參考IBM的系統改良後推行的,逐漸廣泛地在美國、加拿大使用,用
來追蹤商品,這套UPC系統,也把條碼做 了最重要的標準化,讓更多商家可以使用同樣的條碼
系統來工作。之後的國際EAN碼廣泛流行,是在UPC基礎上發展的。來追蹤商品,這套UPC系
統,也把條碼做 了最重要的標準化,讓更多商家可以使用同樣的條碼系統來工作。之後的國際
EAN碼廣泛流行,是在UPC基礎上發展的。

條碼一直發展後,除了一維條碼,又有了二維條碼、QR Code等能存放更多資料的系統誕生,也
便利了人類的商品交易、資訊交流過程,條碼實在是功不可沒。

October 3, 2009

[Logo] 韓國感恩節


朝鮮語稱中秋節為「秋夕」。向親朋戚友送禮亦是韓國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所以他們亦叫中
秋節做「韓國感恩節」, 其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成為「Thanksgiving Day」(
感恩節)。中秋在南韓是一個大節日,會一連放三天假。過去交通未發達之時,民眾都會利
用這段日子回鄉探親。時至今日,每逢中秋之前一個月,南韓 各大公司都會大減價,以吸引
民眾購物互相贈送。韓國人在中秋節會食用松片。

[Logo] 日本中秋節


日本的傳統的中秋節被稱爲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但是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
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糰子,稱為「月見糰子」。由於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
的收穫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日本人也會賞月,稱
之為「月見」,屋內會陳列賞月團子、芒草、芋等。

[Logo] 中秋節


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單單是
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
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 繼續閱讀...

October 2, 2009

[Logo] 聖雄甘地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英文: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年10月2日-1948
年1月30日),尊稱聖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義運動和國大黨領袖。他帶領國家邁向獨立,脫
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學思想,也就是他說的「satyagraha」,影響了全世
界的民族主義者和那些爭取和平變革的國際運動。

[+/-] 繼續閱讀...

October 1, 2009

[Logo] 中國60周年國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紀念日,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
議 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每年的10月1日為中國的國慶節;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門廣
場舉 行了開國大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地區均訂為法定假日或
公眾假 期。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日的決議》
, 宣告:「自一九五〇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的日子,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慶日。」

國慶節期間,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都會舉行各種紀念活動,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中 國大陸自2008年起,每逢國慶節國家領導人都會向位於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敬
獻花圈 。在香港的維多利亞港,每年國慶期間更會舉辦煙花匯演,吸引海港兩岸數市民觀賞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