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tober 31, 2009

[Logo] 萬聖節


萬聖夜(Halloween)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北美、不列顛
群島、澳洲和紐西蘭。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榶果。漢語地區常將
萬聖夜俗稱為萬聖節。

萬聖夜英文稱之「Halloween」,為「All Hallow Eve」的縮寫,是指萬聖節(All Hallow's Day)
的前夜,類似於聖誕夜被稱為「Christmas Eve」。「Hallow」來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
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Allhallowmas」,意思是在紀
念所有的聖人(Hallow)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

萬聖夜通常與靈異的事物聯繫起來。歐洲傳統上認為萬聖節是鬼魂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
傳說與中國的盂蘭節類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阿諾卡(Anoka)號稱是「世界萬聖節之都」,每
年都舉行大型的巡遊慶祝。

不同於聖誕節和復活節,萬聖節和萬聖夜來自於天主教對其它宗教的節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
詮釋。萬聖夜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在10月的最後一天,他們相信這是夏天的終
結,冬天的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標誌,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被稱為「死人之日」,或
者「鬼節」。這一天各種惡鬼出沒,死去人們的靈魂也會離開身體,在世間遊走,這一天的晚
上也就格外危險。為了嚇走邪惡的鬼魂,凱爾特人會戴上面具。傳說當天主教傳教士登陸不列
顛諸島的時候,傳教士們為了壓制這種被他們視為異端的德魯伊傳統,就把這一天之後的11月
第一天定為萬聖節,紀念天主教的聖人們,希望以此打壓這些鬼怪觀念。不過,諸聖日實際應
源自天主教在義大利和高盧的一個隱修會本篤會(Order of Saint Benedict),本篤會會士一向
習慣在11月1日的晚課中為亡者誦經,受這傳統所影響,後來教會把11月1日定為諸聖日。萬聖
節和鬼節的習俗,主要是在英倫三島和北美的前英屬殖民地,也就是美國、加拿大、澳洲、紐
西蘭等地。其中美國的萬聖夜傳統,最初由來自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移民於19世紀傳入,而其他
發達國家則於20世紀末受美國流行文化影響而開始慶祝萬聖夜。

萬聖夜的主要活動是「不給糖就搗亂」(Trick-or-treating)。小孩裝扮成各種恐怖樣子,逐家
逐戶按響鄰居的門鈴,大叫:"Trick or Treat!"(意即不請客就搗亂),主人家(可能同樣穿著
恐怖服裝)便會拿出一些糖果、巧克力或是小禮物。部分家庭甚至使用聲音特效和製煙機器營
造恐怖氣氛。小孩一晚取得的糖果往往以袋計算,整袋整袋的搬回家。

在蘇格蘭,小孩要糖果時會說:「The sky is blue, the grass is green, may we have our
Halloween.」(天是藍色,草是綠色,齊來慶祝萬聖節前夜),然後以唱歌跳舞等表演來博得
糖果。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