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cember 21, 2009

[Logo] Google 祝您佳節快樂!






聖誕節,在台灣也稱作耶誕節,是教會年曆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是基督徒慶祝耶穌基督誕生的
慶祝日。在聖誕節,大部分的天主教教堂都會先在12月24日的耶誕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舉行
子夜彌撒,而一些基督教會則會舉行報佳音,然後在12月25日慶祝聖誕節;而基督教的另一大
分支——東正教的聖誕節慶祝則在每年的1月7日。根據天主教的福音書,耶穌是伯利恆的聖母
瑪利亞受聖靈感孕後生下的,瑪利亞和丈夫約瑟當時正在去羅馬人口普查註冊的路上。耶穌的
出生在信徒看來是猶太教預言中的默西亞將要到來計劃的實現,因為伯利恆是約瑟祖先大衛一
族的家。聖誕節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區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亞洲的香港、澳門、馬
來西亞和新加坡。但耶穌確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爭議的。

[+/-] 繼續閱讀...

December 18, 2009

[Logo] 俄羅斯高速列車正式營運


莫斯科至聖彼得堡高速列車遊隼號("Сапсан")將於今年12月18日正式投入商業營運。

15日,俄羅斯鐵路公司十月鐵路分公司總工程師金涅在聖彼得堡對媒體表示,2006年5月俄羅
斯鐵路公司與德國西門子公司簽訂價值2.767億歐元的合同。根據該合同,2010年初以前西門子
公司將向俄鐵公司提供8列Velaro RUS級高速列車。目前德方已向俄方提供5列。

營運後,高速列車從莫斯科至聖彼得堡的運行時間將由目前的4小時30分壓縮到3小時45分,平
均時速為200公里/小時,其中有的路段將達到250公里/小時。按計劃,列車運營初期,每天在
兩個方向將各對開3組列車。

金涅還透露,2010年3月將開通莫斯科至下諾夫格勒德高速列車。2010年10月聖彼得堡至芬蘭
赫爾辛基高速列車也將正式運營。到2015年,莫斯科至聖彼得堡高速列車將達到350-400公里
/小時,列車運行時間將為2小時30分。到2030年,俄羅斯高速鐵路網總里程將超過1萬公里。

[+/-] 繼續閱讀...

December 17, 2009

[Logo] 阿茲特克太陽石


阿茲特克太陽曆(xiuhpohualli),或稱季節曆,是墨西哥地區還沒被西班牙征服以前,阿茲特
克人所使用的曆法。太陽曆的一年有18個月(veintenas),每月20日,年末5日為凶日,故一
年總共365天。太陽曆的主要用在農業上,如雨季與旱季大約出現的時間。另外,幾乎所有的節
慶活動都是按照太陽曆來慶祝的。阿茲特克人尚有另一套曆法──神聖曆。神聖曆的一年只有
260天。兩套曆法搭配使用,形成52年的週期。每52年,阿茲特克人會舉行一次新火典禮。

[+/-] 繼續閱讀...

December 15, 2009

[Logo] 世界語創始人柴門霍夫150周年


拉扎魯·路德維克·柴門霍夫(Łazarz Ludwik Zamenhof,1859年12月15日-1917年4月14日),
波蘭籍猶太人,世界語的創始人。

他出生在比亞韋斯托克,當時波蘭正受沙皇俄國統治,根據俄國的戶籍規定,取名為拉扎魯·馬
爾科維奇·柴門霍夫(加上父名)。但波蘭獨立後,根據新政府規定,雖然他是猶太人,但也得
加上基督教教名,所以他的身份證上的名稱變為拉扎魯·路德維克·柴門霍夫。

柴門霍夫的母語是俄語和依地語,但他也精通波蘭語和德語,他又曾學習了法語、拉丁語、希
臘語、英語和希伯來語,同時也研究義大利語、西班牙語和立陶宛語。

他出生的小鎮有三個民族的人居住:波蘭人、猶太人和白俄羅斯人。由於語言、宗教信仰不同
,所以他們經常互相產生偏見和仇恨。柴門霍夫認為語言不同使人們不能互相交流是產生偏見
的主要原因,所以當他在華沙上中學時,他就試圖創造一種人類共同的語言,以使不同民族的
人可以好好的互相交流。

後來他先後到莫斯科和華沙學醫,畢業後成為一名眼科醫生,在行醫過程中他一直學習外語和
致力於繼續研究國際語言,直到1887年在他未來岳父的資助下,他才能以筆名「希望大夫」出
版他的研究成果:《國際語言》。世界語中「希望大夫」為「Doktoro Esperanto」,
Esperanto也就成為世界語的習慣名稱。世界語成為柴門霍夫實現和平和不同文化交流理想的
希望。

世界語主要以印歐語系的日耳曼語族和羅曼語族的單詞為基礎,將語法儘可能地簡化,使書面
文字和發音完全互相符合,因此簡單易學,成為普及最成功的一種人造語言,在世界許多國家
都有世界語的團體。

[+/-] 繼續閱讀...

December 14, 2009

[Logo] 桑塔露琪婭節


桑塔露琪婭(Santa Lucia)是一支那不勒斯民歌。在意大利統一過程中,1849年特奧多羅·科特
勞(Teodoro Cottrau)把它從那不勒斯語翻譯成意大利,當作一首船歌出版。它是第一首被翻
譯為意大利語的那不勒斯歌曲。科特勞本人常被說成是該歌曲的作曲家。他的父親是一名出生
於法國的作曲家和歌曲收集家。

那不勒斯歌詞描述那不勒斯灣里桑塔露琪婭區優美的風景,它的詞意是說一名船夫請客人達他
的船出去兜一圈,尤其是在傍晚的涼風中之燭。

桑塔露琪婭的意思是在北歐尊為光明女神的基督教殉教聖女Lucia,Santa Lucia同時也有光明的
意思。在瑞典,每年12月13日為「桑塔·露琪亞節」,人們齊唱名曲《桑塔·露琪亞》。

[+/-] 繼續閱讀...

December 11, 2009

[Logo] 納吉布·馬哈福茲98周年誕辰


納吉布·馬哈福茲(1911年12月11日-2006年8月29日),埃及小說家,被看作是最重要的埃及作
家和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知識分子之一。1988年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他是第一名獲諾貝爾文
學獎的阿拉伯語作家。獲獎理由:「他通過大量刻畫入微的作品—洞察一切的現實主義,喚起人
們樹立雄心—形成了全人類所欣賞的阿拉伯語言藝術」。除寫作小說外馬哈富茲還寫電影劇本。
馬哈富茲也是國際科學院的成員。

[+/-] 繼續閱讀...

[Logo] 錢學森98週年誕辰


錢學森(Tsien Hsue-shen、H.S. Tsien,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浙江杭州人,
中國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之一。曾任美
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加州理工學院教授,為中美兩國的飛彈和太空計劃都曾作出過重大貢獻。
被譽為「中國太空之父」和「火箭之王」。

[+/-] 繼續閱讀...

December 8, 2009

[Logo] 大力水手Popeye漫畫家西格生辰


埃爾齊·克賴斯勒·西格(Elzie Crisler Segar,1894年12月8日-1938年10月13日),生於伊利
諾州切斯特,美國漫畫家,因創作了「大力水手」而聞名。

大力水手,即卜派(Popeye the Sailor Man),是美國的漫畫人物。大力水手出現於1929年1
月17日的美國連環漫畫,創造人是來自美國伊利諾州徹斯特鎮的連環漫畫家E·C·西格,大力水
手漫畫甫一問世即大受歡迎,甚至在當地出現食用菠菜的熱潮。1933年拍成卡通電影短片,交
由派拉蒙電影公司發行,風靡全球。Fleischer Studios拍了108集,1942年改由派拉蒙自己的動
畫部門Famous Studios自行拍攝,至1957年停止,拍了126集。1960年推出電視卡通。

卜派是個獨眼且不修邊幅的水手,愛抽煙斗,愛打拳擊,他有個麻煩的女友名叫奧莉薇(Olive
Oyl),經常需要卜派保護。卜派總是在吃完一罐菠菜之後,就會力大無窮,擊敗壞人兼情敵的
笨驢布魯托(Bluto),這是大力水手卡通中最經典的一幕。1938年席格去世,這部系列連環漫
畫由貝拉·沙波利和湯姆·西姆斯接棒;1958年再由巴德·沙根道爾夫接替,歷久不衰,曾在全球五
百家報紙連載,出品過數百部動畫卡通。1999年卜派和奧莉芙結束歷時70年的「愛情長跑」,
有情人終成眷屬。

[+/-] 繼續閱讀...

December 7, 2009

資訊月看癮科技

[+/-] 繼續閱讀...

December 6, 2009

[Logo] 泰國父親節


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 但在泰國,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並不是父親節,泰國的父親節
是12月5日,也就是泰國國王普密蓬·阿杜德的生日。

“父親節”在我國是一個方興未艾的節日,其影響力似乎遠不及“母親節”,只是近些年,在商家
的造勢促銷之下,人們才開始關注父親節。但在泰國,父親節卻是盛大無比的日子,因為泰國
的父親節就定在國王生日這天,屆時,舉國民眾在為國王慶生的同時,亦慶祝父親節,且規模
宏大,節日氛圍甚濃。

去年在泰國留學的大學生儲強男就親歷了一次泰國盛大的父親節。儲強男告訴記者,去年的“父
親節”恰逢國王八十大壽,所以慶祝活動比往年更加隆重。在泰國,黃色代表星期一,國王普密
蓬就出生於星期一,所以泰國人每逢星期一就喜歡穿黃色的衣服,以此體現對國王的尊敬和愛
戴。據說國王在生日前因病住院時,數以萬計的民眾自發地身著黃衫到醫院的圍牆外為國王祈
福,希望他早日康復出院。

父親節當天,泰國幾乎成了黃色的海洋。大街上人們穿著黃色的T卹,揮舞著黃色的小旗,為
國王慶祝生日。晚上,泰國的大街小巷,張燈結彩。廣場上,黃色的燈籠一個挨一個,點綴著
夜色,把泰國人對國王的祝福匯成黃色的海洋。當晚,當地人全家老少都自發地身著黃色衣服
,紛紛來到廣場上為國王祈福。年輕的小伙子和漂亮的泰國姑娘盛裝打扮,跳起了獨具特色的
泰國舞蹈。

在寺廟裡,同樣擠滿了前來祈福的民眾。一些通往寺廟的路段已經被人們擠得水洩不通,遠遠
望去,寺廟前燈火輝煌,在香燭繚繞中僧人站成一排,念著佛經為國王祈福……當和尚開始念
經時,在場的所有人會肅然起敬,虔誠地為國王祝福,為父親祝福。

儲強男說,國王生日當天,當地會舉行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她所在大學除了組織留學生觀看
泰國國王生日典禮,還組織了一場大型的晚會,晚會從下午5時一直持續到晚上10時,有泰國
的傳統藝術、舞蹈、歌曲,也有中國的歌舞和來自不同國家留學生表演的節目,大家都在為國
王的生日慶賀,同時祝福自己的父親。

[+/-] 繼續閱讀...

December 2, 2009

[Logo]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國慶日


公元7世紀隸屬阿拉伯帝國。自16世紀開始,葡萄牙、荷蘭、法國等殖民主義者相繼侵入。
1820年英國入侵波斯灣地區後,強迫當地七個酋長國與其簽訂「永久休戰條約」,此後逐步淪
為英國的保護國。1971年3月1日,英國宣佈同波斯灣各酋長國簽訂的條約於年底終止。同年12
月2日,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宣告成立。由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哈伊馬角、富查伊拉、烏姆蓋
萬和阿治曼七個酋長國組成聯邦國家

[+/-] 繼續閱讀...

December 1, 2009

[Logo] 羅馬尼亞國慶日


羅馬尼亞的祖先為達契亞人,後同羅馬人結合成今民族。約公元前1世紀,布雷比斯塔建立了第
一個中央集權的達契亞奴隸制國家。公元106年達契亞國被羅馬帝國征服後,達契亞人與羅馬人
共居融合,形成羅馬尼亞民族,並先後組成瓦拉幾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三個政治結構。
14世紀時建立了瓦拉幾亞和摩爾多瓦兩個封建公國。16世紀後成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屬國。

1859年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兩公國合併為一個國家,稱羅馬尼亞,附屬於奧斯曼帝國。1877年
5月9日,羅馬尼亞宣布獨立。1878年南比薩拉比亞地區隸屬俄羅斯。1881年羅馬尼亞改稱羅馬
尼亞王國,1918年1月摩爾多瓦(比薩拉比亞)宣布獨立,同年3月與羅馬尼亞合併。第一次世
界大戰結束後,1918年11月28日布科維納,12月1日特蘭西瓦尼亞分別宣布與羅馬尼亞合併,
至此,羅馬尼亞成為統一的民族國家。

[+/-] 繼續閱讀...

November 30, 2009

[Logo] 聖安德魯日


聖安德魯是蘇格蘭的守護神。在蘇格蘭,每年的11月30日是聖安德魯日。這是一個慶祝蘇格蘭
文化、美食和凱利舞的節日,但不是蘇格蘭的公共假日。

聖安德魯旗是蘇格蘭的旗幟,採用藍底白色X型十字的圖案,通常被稱為Saltire。

在蘇格蘭,每年的11月30日是聖安德魯日。安德魯的意思是男子氣概。但是聖安德魯究竟是什
麼樣的人?他是怎樣成為蘇格蘭守護神的呢?

據說,安德魯是生活在加利裡海地區的一個漁民,他被選中成為耶穌的第一個門徒,在黑海附
近和希臘傳播主的福音,最後在希臘的帕特雷(Patras)被害,釘死在了X形十字架上。他傳
教的地理範圍也為巴拉萊卡琴的由來提供瞭解釋,因為安德魯的確被視為俄羅斯、希臘和蘇格
蘭的保護神。將安德魯和他從未到過的蘇格蘭聯繫在一起並不奇怪,這是源於歷史上一些相互
矛盾的傳說,其中最富於傳奇色彩的要數聖茹耳的故事。

安德魯殉教的三百年後,身為基督徒的羅馬大帝康斯坦丁命令將安德魯的遺骸從帕特雷移葬到
他的新都君士坦丁堡。在命令尚未執行之前,一位名叫聖茹耳(又名聖雷格拉斯)的教士做了
一個夢,在夢中一位天使告訴他,儘可能將安德魯的遺骨帶走,送到「地球盡頭」保護起來。
聖茹耳馬上照辦,盡其所能地在慌亂中匆忙從墓地運走了安德魯的遺骨,然後經過漫長的海上
顛簸到達蘇格蘭東海岸,到達時船隻已經支離破碎。聖茹耳一定以為自己真的到了「地球盡
頭」。

一千多年以來,聖茹耳塔依然屹立在聖安德魯大教堂的廢墟之中。聖安德魯大教堂在巔峰時期
曾經是中世紀朝聖者的匯聚中心。但沒人知道安德魯的遺骨在哪裡,據猜測是在蘇格蘭宗教改
革運動中遺失了。1969年,紅衣主教保羅六世訪問蘇格蘭,他將安德魯的部分骸骨交與蘇格蘭
,並說「聖彼得將他的兄弟交給你們照看」。這些骸骨被放置在愛丁堡聖瑪麗天主教堂的聖骨
盒中,但盒裡裝著什麼卻沒有說明,也許是安德魯的一小段遠節趾骨或者零散的腓骨碎片。

[+/-] 繼續閱讀...

November 29, 2009

[Logo] 巴拿馬獨立日


11月在巴拿馬被稱為「國慶月」,11月3日是獨立日(國慶節),11月4日是國旗日,11月28日又
將是巴拿馬脫離西班牙殖民獨立的紀念日。

巴拿馬於1501年成為西班牙殖民地,於1821年成為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個行省。1903年11月3
日,巴拿馬在美國支持下,脫離哥倫比亞獨立,成立巴拿馬共和國。

[+/-] 繼續閱讀...

November 27, 2009

[Logo] 感恩節 & 查爾斯·舒茲誕辰87週年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
。在美國,自1941年起,感恩節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並從這一天起將休假兩天。像
中國的春節一樣,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們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加拿大的感
恩節則起始於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
------------------------------------------------------------------------------------------------------------------------------------
查爾斯·舒茲(Charles M. Schulz,1922年11月26日-2000年2月12日)出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
,1950年開始創作《花生漫畫》(Peanuts)系列,建構出以小狗史努比和小男孩查理·布朗為
主要角色的世界。

2000年2月12日,查爾斯·舒茲因結腸癌病逝於加州聖塔羅沙(Santa Rosa)家中,享年77歲。

[+/-] 繼續閱讀...

November 24, 2009

[Logo] 土耳其教師節

[+/-] 繼續閱讀...

November 23, 2009

[Logo] 小沙人開播50週年


小沙人是一部系列動畫片,有東西德兩個版本,西德版始播於1958年12月1日並於1991年停播。
而东德版本则于1959年11月22日开播,并一直延续至今,今天(2009年11月22日)是小沙人开
播50周年纪念日。而東德版本則於1959年11月22日開播,並一直延續至今,今天(2009年11月
22日)是小沙人開播50週年紀念日。

[+/-] 繼續閱讀...

November 18, 2009

[Logo] 森林爺爺


在俄羅斯有個傳統稱為「森林爺爺」(Ded Moroz) 根據傳說,他乘著神奇的"三駕馬車"(一種
裝飾華麗由三隻馬拉動的雪橇)旅行,並且分送禮物給小孩子們。他被認為是聖誕老人更勝於
是聖尼古拉斯的後代。

而俄羅斯人也認為傳統的「森林爺爺」才是惟一可以給俄羅斯小朋友派發禮物的人物角色。英
國《每日郵報》認為,格里茲羅夫呼籲「把聖誕老人趕出俄羅斯」的言論背後,是俄羅斯對西
方文化入侵的擔憂。而這種擔憂和抵制已經在俄羅斯的街頭表露出來———白鬍子紅外套的「
聖誕老人」和身著長外套的「森林爺爺」開始明爭暗鬥。《每日郵報》將此行為稱為俄羅斯發
起的「聖誕冷戰」。

除了衣服不一樣外,「森林爺爺」有許多不同於聖誕老人之處:「森林爺爺」在平安夜會休息
,而選擇新年第一天派發禮物;他總是坐著傳統的俄羅斯「三駕馬車」(三匹馬拉著的雪橇)出
現。

另外,與跟在聖誕老人身邊的小侏儒不同,伴隨「森林爺爺」出現的是他的孫女———美麗的
雪姑娘,雪姑娘會幫助他一同向人們送上節日祝福。聖誕老人通常從煙囪冒出來,而「森林
爺爺」總是從前門進屋。他也不像聖誕老人那樣用「喂、喂、喂」打招呼,而是說「你好,
孩子!」

[+/-] 繼續閱讀...

November 17, 2009

[Logo] 野口勇誕辰105週年


野口勇出生在美國的洛杉磯,母親是美國作家莉歐妮·吉歐蒙(Leonie Gilmour),父親是日本
詩人野口米次郎(日:野口米次郎/のぐち よねじろう/Noguchi Yonejirou?) 。1906年,他2
歲的時候,隨母親搬到日本與父親團聚,並在日本渡過他大部分的童年時光。

1918年,野口勇14歲時回到美國上學(父母已離異、當時他跟隨母姓,稱為Isamu Gilmore),
1922年畢業於印地安那州的La Porte高中。同年申請到哥倫比亞大學的醫學系。到了紐約市生
活,並啟發了對雕塑創造的熱情。

1924年,由於想要全時間投入雕塑創作,他從哥倫比亞大學退學,改名為野口勇。他開始專注
在抽象藝術雕塑作品,並深受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影響。1927年他申請到古根
漢藝術基金,前往巴黎拜布朗·庫西為師。習得了以雕和鑿為主的創作方式,兩年後回到紐約市
。1929年舉辦了第一次個展。

1930年他前往莫斯科與亞洲,曾在中國北京與齊白石學習水墨畫和中國園林的造園心法。最後
他回到了日本找尋他的詩人父親,並接觸到日本禪宗庭園的風格思想,對他來說,1930年是一
個風格上的轉變,他開始跨領域到了整個景觀花園的設計,將東方的空間美學,逐漸的帶到西
方的現代理性當中。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由於他的一半日本血統相當敏感,美軍從將他軟禁在當時的日本
人強制收容所中,後來由他許多藝術家朋友寫信聲援,他才獲得釋放(或謂野口「自願拘留」
於亞利桑那收容所,然而因為混血緣故,被收容所內的日本人認為是美方的間諜遭受排斥)。
1952年他與知名的歌手山口淑子(即李香蘭)結婚。並於1957年離婚。

1962年後,野口勇廣受大型企業與政府機關的歡迎,承接了日本美國兩地許多的景觀設計或建
築計劃,並開始與知名建築師們有了密切的合作,1970年他設計出相當受歡迎的Akari系列燈
籠。1981年他買下了紐約市東河邊的地,開始與建築師Shoji Sadao一起計劃成立野口勇雕塑花
園博物館。該館於1985年5月開放,1988年野口勇獲得日本政府頒發的獎Sacred Treasure
(Third Order),同年12月,獲得紐約雕塑中心Award for Distinction in Sculpture,12月30
日,過世於紐約市。

[+/-] 繼續閱讀...

November 14, 2009

[Logo] 月球發現水


美國太空總署(NASA)今日宣布,上月在月球南極附近表面進行撞擊任務,對掀起的塵埃進行
分析後,證實月球有水存在,且水量至少有24加侖(90公斤)。

太空總署在10月9日進行的撞月任務耗資7900萬美元,主要是探測月球是否存在水,相信這次發
現有助美國實現在月球建立太空站的計劃。

此外,這次發現的水分並非只有一點點,而是有相當多的分量,這些水凝結成冰,是在月球南
極永久陰影帶內的隕石坑發現的,該處表面溫度是攝氏零下230度,至少20億年都沒有太陽照射


由於發現水分,意味月球可能有更大的水源,可以為日後登月的太空人提供飲用水,或火箭燃料
的成分。

[+/-] 繼續閱讀...

November 12, 2009

[MV] Wonder Girls - Nobody from

[+/-] 繼續閱讀...

November 11, 2009

[Logo] 國殤紀念日


國殤紀念日(英文:Remembrance Day)訂立於每年的11月11日,為一個紀念在第一次世界
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其他戰爭中犧牲的軍人與平民的紀念節日。第一個國殤日於1919年
在整個英聯邦舉行,原稱「停戰日」(Armistice Day),於1919年11月7日由英王喬治五世創立
,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結束。不同的地方對節日有著不同的稱呼:
國殤紀念日流行於澳洲,加拿大與英國;罌粟花日(英文:Poppy Day)通用於馬爾他和南非
;退伍軍人日(英文:Veterans Day)為美國人的稱呼;日本人稱之為國民哀悼日(日文:國
民哀悼の日);在法國、紐西蘭以及其他英聯邦國家則稱之為停戰日(英文:Armistice Day)
,這也是節日本來的名稱,為國際通用。

[+/-] 繼續閱讀...

[Logo] 美國老兵紀念日


退伍軍人節或退伍軍人紀念日(Veterans Day)是美國聯邦法定假日,定於11月11日。這是美
國比較重要的一個全國性節日,人們藉此向退伍軍人、特別是參加過歷次戰爭的退伍軍人表達
敬意。

最初,美國曾將11月11日定為停戰紀念日(Armistice Day),紀念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8年11
月11日上午11點正式停戰。美國總統威爾遜在實施停戰一年後,宣布了第一個停戰紀念日,並
由此開始了美國一年一度的紀念傳統。他說,這個假日將"充滿對為國捐軀者的英雄氣概的莊嚴
自豪感和對勝利的感激之情;既是因為它帶給我們自由,也是因為它帶給我們機會,顯示美國
是站在國際大家庭的和平與正義一邊。

隨著這個假日在1926年被正式定名為停戰紀念日,它的和平與國際團結信息再次得到肯定。美
國國會通過決議,責成總統要求所有公共建築在11月11日升掛美國國旗,並要求公民"在學校和
教堂或其他適當場所舉行適當儀式,紀念這一與其他國家人民友好關係的一天。

1938年,國會將停戰紀念日定為法定假日,獻給世界和平事業。

威爾遜總統曾希望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結束戰爭的戰爭",然而這一希望不久就因歐洲新戰事
的爆發而破滅。美國於1941年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有1600多萬人參戰;407000人喪生
,其中292000人死於戰場。為了紀念這1600萬美國軍人以及參加過其他各次戰爭的美國人,
國會和美國總統艾森豪於1954年將11月11日重新定為退伍軍人紀念日。

艾森豪在第一個退伍軍人紀念日公告中說:"讓我們在這一天深切緬懷所有為捍衛我們的自由傳
統而在海上、空中和海外英勇奮戰的人所付出的犧牲,讓我們重新投身於促進永久和平的使命,
不讓他們的努力付諸東流。

[+/-] 繼續閱讀...

[Logo] 波蘭獨立日


波蘭共和國(波蘭文:Rzeczpospolita Polska),簡稱波蘭,中國古稱孛烈兒,是北面瀕臨波
羅的海的中 歐國家,西面與德國接壤,南部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在東,
東北部和立陶宛及俄羅斯外 飛地接壤。波蘭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地形導致歷史上連年的戰火紛
爭,幾個世紀以來波蘭的版圖也一再更改。

波蘭是歐洲聯盟,北約,聯合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和世貿組織的成員。

[+/-] 繼續閱讀...

November 9, 2009

[Logo] 柏林圍牆倒塌20週年


柏林圍牆(德語:Berliner Mauer),東德稱此牆為「反法西斯防衛牆」(Antifaschistischer
Schutzwall),柏林圍牆約155公里長,約3至4公尺高。於1961年開始建造,一開始以鐵絲網為材
料,後才被換成更為堅固耐久的磚牆。

德國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被分割為東柏林與西柏林,東德為了隔絕東德人民投向西德,
於是沿著邊界在己方的領土上建立圍牆,將西柏林整個包圍起來。柏林圍牆的建立是二戰以後德國
分裂和冷戰的重要標誌性建築。1989年11月9日,屹立了28年柏林圍牆倒塌,兩德重歸統一。

[+/-] 繼續閱讀...

November 6, 2009

[Logo] 芝麻街40週年


芝麻街(Sesame Street)是美國一套著名的幼兒教育電視節目,內容結合了教育和娛樂。節
目是由Children's Television Workshop(CTW)製作,後來在1999年分支出來的
Sesame Workshop 繼續製作。芝麻街最為人熟悉的部份,正是節目中採用大量布偶(Muppet)
作為大部份主角,有關布偶是由著名木偶師Jim Henson創造。

現時節目總共播出了38季,合共4160集,成為美國電視歷史上最長久的兒童電視節目。此外,節
目成功在120個不同的國家播放,並曾經推出20多個國際版本。而且芝麻街曾經獲得109個艾美獎
,遠超過其他的電視節目。此外,芝麻街除了在電視播放,亦曾推出電影、玩具、書本、錄影帶等
副產品。由於它的全世界伸手可及的距離,因此芝麻街被公認是世界上最家喻戶曉的幼兒教育節目。

[+/-] 繼續閱讀...

November 4, 2009

[Logo] 酷狗寶貝 wallace and gromit


1985年尼克·帕克加入由彼德·羅德(Peter Lord)跟大衛·史波克斯頓(David Sproxton)成立的
阿德曼動畫工廠,尼克·帕克在阿德曼動畫工廠完成他的學生作品的後製作,同時也是《酷狗寶
貝》(Wallace & Gromit)系列的第一部短片《月球野餐記》。1993年出《酷狗寶貝》的第二
部短片《引鵝入室》,1995年出《酷狗寶貝》的第三部短片《剃刀邊緣》。2005年10月10日
一場火災摧毀阿德曼動畫工廠一部分攝影棚,《酷狗寶貝》系列的模型幸運地躲過一劫。

短片:
1989年——A Grand Day Out《月球野餐記》
1993年——The Wrong Trousers《引鵝入室》
1995年——A Close Shave《剃刀邊緣》

長片:
2005年——Wallace & Gromit : the Curse of the Were-Rabbit(與 Steve Box 合導)《酷狗寶
貝之魔兔詛咒》

[+/-] 繼續閱讀...

November 3, 2009

[Logo] 墨爾本杯


墨爾本杯是澳洲最主要的年度種馬賽。標榜為「讓全國停止運作的賽事」,這項運動可接受三
歲或以上純種馬參與,距離為3200米。普遍認為是全世界「兩英里」賽事中最重要的。這項運
動由維多利亞賽馬俱樂部於每年11月的第一個星期二舉行,賽事地點在墨爾本的費萊明頓賽馬
場。這一天也是墨爾本的公共假日。

這項賽事開始只有兩英里(3218米),但後來因為1970年的澳洲度量衡公制化,這項運動遂於
1972年改為3200米。這樣就把距離減少了61英尺6英寸,因此「雨日愛好者」的1968年比賽成
績3分19.1秒就相應調整為3分17.9秒。當前的紀錄保持者是1990年得主「京士頓
令」(en:Kingston Rule),記錄為3分16.3秒。

當前的墨爾本杯包括四天的大賽,分別是每年11月第一個星期六的維多利亞州大賽馬會日
(Derby Day)、第一個星期二的墨爾本杯日(Cup Day)、第一個星期四的橡樹日(Oaks
Day)和第二個星期六的大獎賽日(Stakes Day)。

[+/-] 繼續閱讀...

[Logo] 墨西哥亡靈節


11月1日、2日墨西哥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亡靈節,這個類似中國清明節的節日,墨西哥人卻過
得熱熱鬧鬧。

墨西哥和美國的墨西哥裔人的傳統節日亡靈節(Dia de los Muertos)起源於阿茲特克時代,當
時阿茲特克人為死亡女神米克特卡西瓦特爾(Mictecacihuatl)舉辦祭祀活動。現在亡靈節的意
義在於紀念和榮耀那些已經去世了的朋友和親人。每年的11月1日和2日是慶祝亡靈節的日子,
人們認為在這兩天裏死者的靈魂會回來拜訪生者。人們為兒童的亡靈買玩具和傳統糖果,未成
年人的亡靈準備各種酒精飲料。人們在墳墓上建造神龕並在那裏擺上供品,這樣亡靈就能享用
實物的靈魂。雖然最終還是會被活人吃掉,但按傳統說法這些食物在亡靈吃過之後就已經沒有
營養價值了。

[+/-] 繼續閱讀...

November 2, 2009

[Logo] 泰國水燈節


每年泰曆12月(國曆11月)的滿月,就是泰國水燈節(Loy Krathong)。相傳是起源於八百多年前
的蘇可泰王朝時期,當時的農業是依靠湄南河及其他支流灌溉,在泰曆12月的月圓之夜,國王
都會主持燈節祭典,代表泰國人民感謝河神的恩賜並且率領王后妃子乘船夜遊,當時一位妃子
別出心裁地用芭蕉葉摺成蓮花船燈,插上鮮花、點燃蠟燭,讓水燈載著燭光順水而流。

據說妃子的巧思深受國王喜愛,便形成了水燈節的起源傳說。由於放水燈大受民眾歡迎,水燈
節的習俗便在各地蔓延開來,後來更與信仰結合,形成水燈節放水燈,有著敬佛、敬河、敬水
、祈福的多重文化意象。他們相信順著河水漂流的水燈,可以將世間所有的不順遂一起帶走。

泰國人放水燈的含意也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擴展,譬如農民放水燈是感謝河神給予他們充沛
的水源,灌溉莊稼,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青年男女寄語水燈是希望自己能找到如意伴侶;(情
人同放水燈,祈求永遠相愛;獨自來到河邊,放下親手製作的水燈,希望早結良緣)而佛教徒則
祈求災禍隨水飄去,幸福隨波而來。

[+/-] 繼續閱讀...

October 31, 2009

[Logo] 萬聖節


萬聖夜(Halloween)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主要流行於北美、不列顛
群島、澳洲和紐西蘭。當晚小孩會穿上化妝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戶收集榶果。漢語地區常將
萬聖夜俗稱為萬聖節。

萬聖夜英文稱之「Halloween」,為「All Hallow Eve」的縮寫,是指萬聖節(All Hallow's Day)
的前夜,類似於聖誕夜被稱為「Christmas Eve」。「Hallow」來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
詞源很接近,在蘇格蘭和加拿大的某些區域,萬聖節仍然被稱為「Allhallowmas」,意思是在紀
念所有的聖人(Hallow)那一天,要舉行的彌撒儀式(Mass)。

萬聖夜通常與靈異的事物聯繫起來。歐洲傳統上認為萬聖節是鬼魂世界最接近人間的時間,這
傳說與中國的盂蘭節類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阿諾卡(Anoka)號稱是「世界萬聖節之都」,每
年都舉行大型的巡遊慶祝。

不同於聖誕節和復活節,萬聖節和萬聖夜來自於天主教對其它宗教的節日的吸收、改造和重新
詮釋。萬聖夜起源於不列顛凱爾特人的傳統節日,在10月的最後一天,他們相信這是夏天的終
結,冬天的開始,這一天是一年的重要標誌,是最重要的節日之一,被稱為「死人之日」,或
者「鬼節」。這一天各種惡鬼出沒,死去人們的靈魂也會離開身體,在世間遊走,這一天的晚
上也就格外危險。為了嚇走邪惡的鬼魂,凱爾特人會戴上面具。傳說當天主教傳教士登陸不列
顛諸島的時候,傳教士們為了壓制這種被他們視為異端的德魯伊傳統,就把這一天之後的11月
第一天定為萬聖節,紀念天主教的聖人們,希望以此打壓這些鬼怪觀念。不過,諸聖日實際應
源自天主教在義大利和高盧的一個隱修會本篤會(Order of Saint Benedict),本篤會會士一向
習慣在11月1日的晚課中為亡者誦經,受這傳統所影響,後來教會把11月1日定為諸聖日。萬聖
節和鬼節的習俗,主要是在英倫三島和北美的前英屬殖民地,也就是美國、加拿大、澳洲、紐
西蘭等地。其中美國的萬聖夜傳統,最初由來自愛爾蘭和蘇格蘭的移民於19世紀傳入,而其他
發達國家則於20世紀末受美國流行文化影響而開始慶祝萬聖夜。

萬聖夜的主要活動是「不給糖就搗亂」(Trick-or-treating)。小孩裝扮成各種恐怖樣子,逐家
逐戶按響鄰居的門鈴,大叫:"Trick or Treat!"(意即不請客就搗亂),主人家(可能同樣穿著
恐怖服裝)便會拿出一些糖果、巧克力或是小禮物。部分家庭甚至使用聲音特效和製煙機器營
造恐怖氣氛。小孩一晚取得的糖果往往以袋計算,整袋整袋的搬回家。

在蘇格蘭,小孩要糖果時會說:「The sky is blue, the grass is green, may we have our
Halloween.」(天是藍色,草是綠色,齊來慶祝萬聖節前夜),然後以唱歌跳舞等表演來博得
糖果。

[+/-] 繼續閱讀...

October 29, 2009

[Logp] 土耳其國慶日


土耳其共和國(土耳其語:Türkiye Cumhuriyeti)國土包括西亞的安納托利亞半島以及巴爾幹
半島的東色雷斯地區,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
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
和伊朗接壤。在安納托利亞半島和東色雷斯地區之間的,是博斯普魯斯海峽、馬爾馬拉海和達
達尼爾海峽。土耳其的首都是位處安納托利亞高原正中央的安卡拉。

國民有99%是穆斯林,目前正申請加入歐盟。

現代土耳其人原為塞爾柱突厥人的一個分支,11世紀左右由中亞一帶遷入小亞細亞,1299年,
奧斯曼帝國建立,1453年,攻陷君士坦丁堡,滅東羅馬帝國,16世紀達到鼎盛,統治區域地跨
歐、亞、非三大洲,17世紀開始衰落。19世紀末,奧匈帝國積極向奧斯曼帝國擴張,加劇了奧
匈帝國與俄羅斯帝國在中東的爭奪。1914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加入同盟國作戰,1918年戰敗
。根據《凡爾賽和約》,土耳其喪失了大片領土。1919年凱末爾發動民族解放戰爭,1923年10
月29日成立土耳其共和國。

[+/-] 繼續閱讀...

[Logo] 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


《阿斯泰利克斯歷險記》(法文:Astérix le Gaulois),又譯《高盧英雄傳》,是一套法國系
列漫畫,由勒內·戈西尼(編劇)和阿爾伯特·烏德佐(Albert Uderzo,漫畫家,1977年戈西尼
逝世後兼編劇)共同創作。這套漫畫在歐洲和南美非常知名,33本漫畫書和畫冊已經譯成100
多種語言和方言,但在中國、日本、美國等地知名度不大。

故事發生在公元前50年,高盧地區的全境都被羅馬佔領了……全境嗎?不!因為還有一個村莊
,那裡居住著頑強的高盧人,他們一直在抵抗侵略。村子周圍有四個羅馬軍營,Babaorum,
Aquarium, Laudanum和Petibonum,駐紮在那裡的士兵們日子可不好過……

事實上,這個村莊得以倖存是因為他們的祭司能製造一種神奇的藥水,喝了這種藥水的人力大
無窮。故事主要講述的就是阿斯泰利克斯和他的朋友奧貝利克斯(法語:Obélix。他小時候掉
進了藥水缸,因此不用喝藥水就擁有無窮的力量)依靠藥水、智慧和勇氣,完成一個個艱巨的
任務,挫敗凱撒的陰謀,保衛村莊的故事。歷險的過程中,阿斯泰利克斯和奧貝利克斯周遊高
盧各地,還經常與外族有接觸(維京人,埃及人,希臘人,比利時人等……)。

[+/-] 繼續閱讀...

October 26, 2009

[Logo] 奧地利國慶節


西元996年,史書中第一次提及"奧地利"。12世紀中葉在巴本貝格王族統治時期形成公國,成為
獨立國家。1278年開始了哈布斯堡王朝長達640年的統治。18世紀初,哈布斯堡王朝領土空前擴
大。1815年維也納會議後成立了以奧為首的德意志聯邦,1866年在普奧戰爭中失敗,聯邦解散。
1867年與匈牙利簽約,成立奧匈帝國。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帝國解體,成立共和國。
1938年3月被希特勒德國吞併。二戰後被蘇、美、英、法四國佔領。 1945年4月成立第二共和
國。1955年5月,四個佔領國同奧簽訂《重建獨立和民主的奧地利國家條約》,宣佈尊重奧的主
權和獨立。10月佔領軍撤出,奧地利重新獲得獨立。10月26日,奧國民會議會通過永久中立法,
宣佈不參加任何軍事同盟,不允許在其領土上設立外國軍事基地。自1965年起,10月26 日被定
為奧國慶節。

[+/-] 繼續閱讀...

October 22, 2009

[Logo] 梅蘭芳誕辰115週年


梅蘭芳(1894年10月22日-1961年8月8日),名瀾,又名鶴鳴,小名裙子,群子,字畹華,別
署綴玉軒主人, [1]祖籍江蘇泰州,清光緒二十年,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梨園世家,是中國近代傑出的
京昆旦行表演藝術家,舉世聞名的中國戲曲藝術大師。

梅蘭芳出生於北京前門外李鐵拐斜街梅家老宅,祖父是京城著名青衣花旦演員梅巧玲。梅蘭芳
父母早亡,由當京劇琴師的伯父梅雨田撫養,八歲開始學戲,十歲(1904年)登台。1907年搭
葉春善「喜連成班」演出。1913年赴上海演出《穆柯寨》,轟動上海,一舉成名。1919年訪日,
1930年訪美。1932年遷居上海。1935年訪蘇。1938年遷香港。 1941年蓄鬚明志。1942年夏
,返回上海,杜門謝客。1945年10月,重新登台。1951年7月,遷回北京,定居護國寺街1號(
現梅蘭芳紀念館)。 1961年8月8日凌晨5時,在北京病逝。

梅蘭芳是中國京劇史上鼎盛期和中華民國成立後繁榮時期承上啟下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不
但有精妙的藝術,更有高尚的品德。在國內外,梅蘭芳先生被譽為偉大的演員和美的化身,以
他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三大戲劇表演體系之一。他在五十餘年的舞台
生涯中,塑造了眾多的優美的婦女藝術形象,積累了大量優秀劇目,發展了京劇旦角的表演藝
術,形成一個具有獨特風采的藝術流派,世稱梅派。其幼子梅葆玖是當今梅派的著名傳人。

中國抗日戰爭期間,梅蘭芳為拒絕為日軍演出而「蓄鬚」,八年間無一次演出而斷去經濟來源,
後靠賣字畫和獎盃維持家人和劇團生活。

梅蘭芳先生在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中國向海外傳播京劇藝術的先
驅。他曾於1919年赴日本演出引起轟動,曾有評論「有此雙手,其餘女人的手盡可剁去」。1924
年因曾經為日本關東大地震賑災義演而受邀再次赴日演出,期間突患急性腸胃炎危及生命,後
被一日本醫生醫治。醫生不收費,僅要一景泰藍袖扣。1956年第三次訪問日本再次引發轟動,
同時履行30多年前承諾。1930年自費訪問美國並在西雅圖、芝加哥、華盛頓、紐約、舊金山、
洛杉磯、聖地亞哥、檀香山等地演出72天引起轟動,美國波摩拿學院、南加州大學分別授予梅
蘭芳文學榮譽博士學位,1935年和1952年兩次訪問前蘇聯進行演出,在國外造成的京劇熱至今
無人超越。在此期間他結識了眾多國際著名的藝術家、戲劇家、歌唱家、舞蹈家、作家和畫家,
同他們建立了誠摯的友誼。

梅蘭芳與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並稱「四大名旦」,梅居其首。

梅蘭芳又與汪精衛、周恩來、張學良並稱「民國四大美男子」。

[+/-] 繼續閱讀...

October 21, 2009

[Logo] 江戶川亂步誕辰115週年


江戶川亂步(本名平井太郎,1894年10月21日-1965年7月28日),生於日本三重縣名張町。
1923年在《新青年》上發表受到高度評價的處女作《二錢銅幣》,從此開始推理小說的創作(
原來的名稱為偵探小說,後來在江戶川亂步的倡導下改用現今的名稱)。其筆名取自現代推理小
說的開山鼻祖─美國小說家愛德華·艾倫·坡(Edgar Allan Poe,1809年-1849年)的日文發音。

江戶川亂步早在他創作生涯初期的20年代出,即把握了推理小說的本質,知曉推理小說是一種
從邏輯上解開謎團的理智文學,是日本推理小說領域的開拓者,開創了日本國內的先河,是日
本本格派的代表人物。

[+/-] 繼續閱讀...

October 14, 2009

[Logo] 波蘭教師節


每年10月14日為波蘭的教師節。

[+/-] 繼續閱讀...

October 13, 2009

[Logo] 馬克斯·哈韋拉爾 發表150週年


Eduard Douwes Dekker 的十九世紀荷蘭社會主義作家,因本身於1838到1856年間在荷屬東印度
群島(現,印尼)的經歷與反省,以筆名 Multatuli 在 1860年發表了譴責荷蘭於印尼的殖民政策小說
〔 Max Havelaar 〕。這部小說不僅標誌了荷蘭文學的里程碑,更深刻影響了荷蘭的殖民政策。即使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歐以〔恢復戰前勢力〕荷蘭得以重回印尼甚至鎮壓當地的獨
立運動,但終歸在1949年結束了在印尼的殖民統治。

[+/-] 繼續閱讀...

[Logo] 加拿大感恩節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
。在美國,自1941年起,感恩節是在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並從這一天起將休假兩天。像
中國的春節一樣,在這一天,成千上萬的人們不管多忙,都要和自己的家人團聚。加拿大的感
恩節則起始於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與美國的哥倫布日相同。

火雞是感恩節的傳統主菜,通常是把火雞肚子里塞上各種調料和拌好的食品,然後整隻烤出,
由男主人用刀切成薄片,並由女主人分送給大家。此外,感恩節的傳統食品還有甜山芋、玉蜀
黍、南瓜派、蔓越莓果醬等。

感恩節宴會後,人們有時會做些傳統遊戲,比如南瓜賽跑是比賽者用一把小勺推著南瓜跑,規
則是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終點者獲勝。比賽用的勺子越小,遊戲就越有意思。人們還會將火
雞胸部的叉骨取出,兩人各執一端,默念心中的願望,直到其折斷,拿到較長一端骨頭的人願
望就會實現。

每年感恩節後的第二天,被稱作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通常美國的購物場所都會以比
平時低很多(有時是一折或者兩折)的價格銷售商品,所以很多人家在團聚之後都會舉家出動
,晝夜排隊以求購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這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新的習俗。

[+/-] 繼續閱讀...

October 10, 2009

[Logo] 朱塞佩·威爾第誕辰196週年


朱塞佩·佛特尼諾·弗朗西斯科·威爾第(義大利語: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 ,18
13年10月10日-1901年1月27日)出生於帕爾馬附近的勒朗科勒(Le Roncole),逝世於米
蘭,義大利歌劇作曲家。

威爾第從1824年開始學習音樂,他為焦阿基諾·羅西尼的歌劇《塞維利亞的理髮師》
(Il Barbiere di Siviglia)寫了序曲。然後他去米蘭,但那裡的音樂學院拒絕接受他,他並不
灰心,繼續自學。

他的處女作是《奧貝爾托》(Oberto),此後他又寫了《一日國王》(Un Giorno di Regno)
,這是他第一部喜劇,但不成功。1842年他創作了他的第一部不朽之作《拿布果》。

其後他的佳作屢出不疊。1872年他的另一部巨著《阿依達》(Aida)問世。對於這部歌劇的
創作目的,坊間有不少傳言。實際上這歌劇並不是為開羅總督歌劇院的開幕式,也不是為蘇
伊士運河開航而作的。

威爾第晚年主要修改他早年的作品。威爾第支持義大利當時的獨立運動,他的一些作品中有
暗示這個運動的情節。直到今天還有人建議將他為《拿布果》所作的合唱《飛吧,思想,乘
著金色的翅膀》(Va' pensiero, sull'ali dorate)作為義大利的國歌。

[+/-] 繼續閱讀...

[Logo] 韓國諺文日


諺文日(한글날),又稱「韓文日」、「諺文日」、「朝鮮語字母日」或「韓國語字母日」,是
朝鮮民族紀念訓民正音發明的紀念日。南韓訂於10月9日,稱為韓字日(한글날,Hangullal);
北韓則訂於1月15日,稱為朝鮮字日(조선글날/朝鮮글날,Chosŭn'gŭllal)。

[+/-] 繼續閱讀...

October 9, 2009

[隨寫] 火箭炸月球

世上唯一有上太空能力的國家只有三個,且這三個都是強權國家,分別是早期的蘇聯、美國與
近幾年才突飛猛進的中國,其中最為世人所討論的機構,就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最近
NASA又把腦筋動到了月球,想要證實月球上到底有沒有水源。

然而月球是否有水的迷思,今日就會揭開。NASA準備在當地時間清晨7時半,發射一枚火箭,
以音速7倍的高速撞向月球南極,以求撞出一個大洞,從揚起的數百噸碎石和微粒中查證月球
是否存有水和冰。有關測試再撞擊後一小時就有結果,如果月球真的有水,就將為人類在月球
興建太空基地賣出一大步。

NASA今年6月18日發射了「勘察月球隕石坑及感測衛星」(LCROSS),它主要由一支火箭和
太空船組成。在撞月行動前約10小時,2270公斤重的「半人馬」(Centaur)火箭會先跟
LCROSS太空船分體,之後以約9000公里時速俯衝,撞向月球南極一個相對平坦的隕石坑
Cabeus。Cabeus直徑約100公里、深近4米,溫度低至零下217.8℃,由於當地長年暗無天日
,科學家相信那兒有可能存在水冰。

火箭今「炸」月球 擊起塵粒尋水冰

[+/-] 繼續閱讀...

October 7, 2009

[Logo] Google 條碼


條碼是由美國人Joe Wood Land和Berny Silver在1949年發明的,專利的申請日期是1949年10
月20日,當時開發申請的專利是「Classifying Apparatus and Method」(分類器具與方法)。在
1962年10月7日,發明者申請的專利正式通過了。

1951年時,Joe Wood Land與Jordin Johanson進入IBM公司服務,並說服該公司發展這套系統
進行商業化。雖然,IBM最終還是完成了這個系統,但當時還沒有能夠完全處理這套資訊的機
器,要等未來才有。

1952年專利正式通過不久後,Philco公司買下了這個專利, 並在同一年賣給著名的RCA公司。

條碼更有條理地全面地走入人類社會,是在標準產 品碼UPC (Universal Product Code)完成以
後,這是由UCC在1973年參考IBM的系統改良後推行的,逐漸廣泛地在美國、加拿大使用,用
來追蹤商品,這套UPC系統,也把條碼做 了最重要的標準化,讓更多商家可以使用同樣的條碼
系統來工作。之後的國際EAN碼廣泛流行,是在UPC基礎上發展的。來追蹤商品,這套UPC系
統,也把條碼做 了最重要的標準化,讓更多商家可以使用同樣的條碼系統來工作。之後的國際
EAN碼廣泛流行,是在UPC基礎上發展的。

條碼一直發展後,除了一維條碼,又有了二維條碼、QR Code等能存放更多資料的系統誕生,也
便利了人類的商品交易、資訊交流過程,條碼實在是功不可沒。

[+/-] 繼續閱讀...

October 3, 2009

[Logo] 韓國感恩節


朝鮮語稱中秋節為「秋夕」。向親朋戚友送禮亦是韓國人過中秋節的習俗,所以他們亦叫中
秋節做「韓國感恩節」, 其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寫成為「Thanksgiving Day」(
感恩節)。中秋在南韓是一個大節日,會一連放三天假。過去交通未發達之時,民眾都會利
用這段日子回鄉探親。時至今日,每逢中秋之前一個月,南韓 各大公司都會大減價,以吸引
民眾購物互相贈送。韓國人在中秋節會食用松片。

[+/-] 繼續閱讀...

[Logo] 日本中秋節


日本的傳統的中秋節被稱爲十五夜,也叫中秋名月、芋名月。但是與中國人在中秋節的時候吃
月餅不同,日本人在賞月的時候吃江米糰子,稱為「月見糰子」。由於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
的收穫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日本人也會賞月,稱
之為「月見」,屋內會陳列賞月團子、芒草、芋等。

[+/-] 繼續閱讀...

[Logo] 中秋節


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中秋節不單單是
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節日。

按照中國的農曆,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
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 繼續閱讀...